組織架構
永續復興聯盟的組織架構
永續復興聯盟(Sustainable Revival Alliance, SRA)以 去中心化 為核心運作模式,採用多層次、分權式的組織架構設計,平衡靈活性與協作性,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聯盟使命的一致性。這一架構強調 成員教會的自主性與責任感,同時通過協作式管理機制,推動靈性復興與社會轉化的永續使命。
一、組織架構設計
1. 聯盟決策委員會
角色定位:聯盟的最高決策機構,負責制定核心戰略與資源分配原則,確保聯盟方向與使命一致。
主要職責:
制定並審核聯盟的長期目標及年度計劃。
推動 ESG 和 SDGs 目標在行動中的落實。
指導資金運用與資源分配的透明性。
支持並監督區域協調團隊與動態協作小組的運作。
運作模式:成員由各區域核心教會代表組成,通過 輪流主持與協作式決策 確保各地聲音均能參與。
2. 區域協調團隊
角色定位:聯盟在各地的協作管理單位,負責促進教會間的合作與發展,回應當地需求。
主要職責:
匯集區域需求,制定針對性的支援計劃。
協調資源分配,提供靈性及物質支持。
推動區域內 ESG 和 SDGs 項目,滿足社區需求。
定期向決策委員會報告區域進展與需求。
運作模式:由區域教會代表組成,具備高度自主性,靈活應對當地挑戰。
3. 動態協作小組
角色定位:任務導向的臨時協作團隊,專注於特定專案或問題。
主要職責:
設計並推動專案計劃(如教育培訓、公益行動等)。
提供專業知識及技術支持(如 ESG 項目操作、志工培訓)。
協助區域團隊推進項目並進行成果評估。
運作模式:由擁有專業能力的教會代表組成,專案完成後即解散或重組,確保資源靈活運用。
4. 數位資源共享平台運營部門
角色定位:管理聯盟的數位資源共享平台,促進教會之間的知識交流與經驗分享。
主要職責:
管理並更新靈性資源、公益案例及實踐資料。
推動網上學習課程與靈性培訓。
提供平台使用支援,確保成員教會靈活運用共享資源。
運作模式:定期監控資源更新,確保平台內容與聯盟需求同步。
5. 財務與資源管理部
角色定位:負責資金管理、資源分配及財務透明化。
主要職責:
編制預算並進行財務審核。
公開財務狀況,增強財務透明度。
制定並監管資源分配流程,確保高效利用。
提供資金管理培訓,幫助教會提升資源運用能力。
運作模式:與區域協調團隊密切合作,確保資金到達最需要的地方。
6. 靈性發展與培訓部門
角色定位:推動教會的靈性成長與領袖培育。
主要職責:
設計信徒與領袖的靈性成長課程。
培養志工與領袖,支持 ESG 和 SDGs 項目。
推動跨教會的靈性交流與祈禱團契。
提供活動靈性支持,增強教會間的屬靈連結。
運作模式:與資源共享平台合作,為教會提供全方位培訓支持。
二、組織架構運作方式
協作式決策:
聯盟的重大決策由決策委員會牽頭,結合區域協調團隊與動態協作小組的建議,確保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回應性。區域自治與靈活響應:
各區域協調團隊根據地方需求,自主推動靈性發展與 ESG、SDGs 項目,並向決策委員會及時反饋。定期檢討與改進:
每年舉行全體成員成果檢討會,評估各部門運作情況,提出改進建議,確保架構靈活適應聯盟目標的推進。
結語:去中心化的靈活與穩定
永續復興聯盟的去中心化組織架構,不僅提升了教會的自主性與協作效率,也確保了資源分配的公平與高效。這一架構讓聯盟能夠靈活應對台灣各地的需求,在推動靈性復興與社會轉化的過程中,實現「台灣最大的小教會」的永續使命。